开封文明网 > 文化开封
让朱仙镇木版年画“活起来”
- 发表时间:2024-01-29
- 来源:开封文明网
临近春节,记者走进朱仙镇尹氏老天成年画博物馆,浓浓的年味一下子就把人包裹起来。四面墙壁上挂满了色彩斑斓、线条饱满的年画。“龙腾四海”“步步莲生”“五子夺魁”……每幅画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,每幅画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。几位外地来的客人正在“请”年画,他们说,年画得用“请”。
尹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尹国法在专注地雕刻木版,手中的刻刀勾勒着纷繁蜿蜒的线条,把唐的饱满、宋的神韵、明的奇骨与新年的祝福一并刻进了这块小小的木头里。
尹国法的妻子高秀英一边和客人交谈,一边赶着印制年画。她向记者介绍,腊月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,顾客是一波接着一波来。今年以龙为主题的年画销得非常好,年画茶杯、年画民俗日历、多彩年画台灯等文创产品很受欢迎。
尹氏老天成年画博物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创作、生产、销售以及文化传承机构之一,现有木版1300多块,远销加拿大、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尹氏老天成年画博物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蓬勃发展的缩影。
朱仙镇木版年画源自汉唐壁画艺术,兴于宋朝,盛于明清,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。它线条粗犷奔放,情节鲜明感人,构图饱满匀称,色彩浑厚强烈,极富装饰效果,每逢过年,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张贴年画,以祝愿新年吉庆,驱凶迎祥,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、农事丰收、家宅安泰的美好愿望。明中叶至清初,朱仙镇年画作坊鼎盛时达到300多家。后因种种原因,逐渐衰落,解放前期,年画作坊仅存23家。
改革开放后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加大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和抢救力度。特别是近年来,祥符区采取多项措施,积极打造文旅产业集群,创新文旅业态升级,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走得越来越远,做得越来越活。
按照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原则,祥符区成立了“朱仙镇木版年画社”和“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”,制定了中长期保护规划,每年拨专款用于木版年画的抢救、挖掘、传承、创新。
2006年,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祥符区实行了人才传、帮、带工程,积极培养新生代传承人,实现老、中、青阶梯式人才储备。面向省内外大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木版年画研学活动,2023年,累计接待研学师生10000多人次。联合中央美院、西安美院等23所高校,建立培训实训基地,培养大学生研习团队,通过校企合作,共同创作、研发产品40多种,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。2021年,郑州工商学院学生、朱仙镇木版年画新生代传承人陈鑫鑫,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设计元素的《融生万物》系列时装设计作品,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时装设计创新作品大赛“年度时装设计新人奖”,将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推到了时尚前沿。
为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,祥符区还在年画中融入现代元素,创作出《清明上河图》《念奴娇·追思焦裕禄》等优秀作品;开发了清官文化、英雄文化等产品;受中宣部委托,制作了一批讲文明、树新风的年画作品;《包公掷砚》《悬鱼太守》等廉政题材作品被纪检监察部门采用。设计开发出窗帘、茶杯、瓷器等衍生产品,让年画从墙上“走”下来,吸引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威廉希尔中国官网@年轻人的目光。探索成立了 “政府+ 企业+景区+传媒”文创团队,先后拍摄出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题材的《玩转门神》《古镇画情》微电影、主题宣传片《传奇朱仙》、动漫剧《刘海戏金蟾》等作品,总播放量达600万人次。其中《刘海戏金蟾》动漫剧,夺得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。
祥符区还积极扩充产业门类,赋予年画发展新动能。朱仙镇国际版画基地引入了物联网、仿生仿真、全息投影和人工智能、VR、AR等先进科学技术,用数字虚拟技术重现木版年画、传统老字号的制作工艺流程,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,推动朱仙镇木版年画文旅文创融合发展。
纸上乾坤大,画里岁月长。如今,朱仙镇木版年画门店近20家,远销法国、英国、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产值近4000万元。古老的朱仙镇年画艺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,走进千家万户,走向世界各地,传播和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。(记者 焦宇炜 通讯员 李俊霞)